網頁

標籤雲

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

歸鄉-電影心得

參考題目:
(可擇一或二或全部書寫)
1.這部電影中,哪些情節會讓你有感動?或者(喜怒哀樂等)感覺?你知道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嗎?
2.劇中的小兒子---依凡,非常聰明,常常講出刺中他爸爸的心的話。【幾年前,有人這樣說,你只能傷害愛你的人。那些不愛你(不在乎你)的人,你是傷不了他的。】
可是這個孩子成熟嗎?或者比較像個小屁孩?如果你覺得他是個小屁孩,請問成為一個成熟的人還須要什麼?

3.請回顧並記錄一件事---一件爭吵或者你覺得不夠好的事。回想是過程中的什麼,讓事情一步一步朝向、呈現出壞的結果?也許那是一年、三年、五年前的事了,如今再回頭看,用你現在的成熟度,你有辦法抓到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---了解事情就在那幾個點上出問題的。所以,如果用不同的方式回應,事情也許就會不一樣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故事開始時兄弟倆跑回家,聽見母親說爸爸回來了,兩兄弟充滿了期待又帶著不安,衝去臥房又去閣樓翻著照片「是他嗎?」「媽媽說是就是」「他回來幹嘛?」
在餐桌上大家互遞著麵包,眼神裡好多話要說,這一段也表達了兩兄弟對父親的憧憬。
之後父親帶兩兄弟出遠門,開始是父親和他們真正相處的時候,當感覺到父親不像自己所憧憬的樣子,安德烈表現的是服從,依凡則是以叛逆來表達心中的不滿。

1)雖然故事情節很緩慢,但是有很多片段都有引發我的感觸,尤其是當故事要走到結尾,再回想故事開頭,其中的改變讓人很是遺憾。
依凡發現父親和他們出遊卻又一邊工作,又表現極強的父權主義,不願溝通。所以開始反抗,以不吃飯,頂撞反抗父親。
之後父親想工作讓他們自己去,依凡說:「你都離開我們十二年了,難道還要等十二年嗎?」也是這句話刺中了他父親的心,使他改變主意。
去露營那天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釣魚,離開時依凡不斷抱怨,父親就把他丟下車,等他"釣夠了"再回來接他 。依凡因為期待快樂旅遊,卻因對父親一再的強勢而不滿反應出這樣他,他其實沒有錯。父親因為孩子不從而管教,他其實也沒有錯。
到了無人島之後,也是到這裡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轉變,依凡故意把父親的碗丟掉,父親也假裝不知情說:「沒關係在做一個新的,我教你用木頭做碗。」可以看到父親從一開始到現在的轉變。
父親同意他們划船去釣魚,他把錶拿給安德烈讓他負責守時,而他們卻誤時四個小時。安德烈要為沒有守時而負起責任,當父親動手打安德烈時,依凡大喊:「我恨你」。父親擔心依凡因情緒激動而發生不測,而不斷的追,直到父親從高塔落下發生悲劇。
而安德烈沒有大哭,也沒有相互責怪,而是異常的冷靜。反而是不斷和父親頂撞的依凡,表現的不知所措。
把父親運回去的最後,船漂走且沉了,那時他們看著父親猶如第一次見到躺在床上的父親,慢慢的沉入水底。

整部片讓我感到非常的壓抑,對安德烈和依凡來說「他就這樣出現了」。而父親也不懂得如何表達他的情感,而造成中間的衝突和矛盾。在影片裡安德烈並不是會讓人特別注意他,但我認為他也是很重要角色,他對父親一直都表現的很服從,是內心對父親的期待,或是內心其實是懦弱不表達。同樣的方式對待兩個孩子表現出的反應截然不同。依凡喜歡釣魚,善於觀察湖面,看出他心思細膩所以,才能說出刺中他父親的話。

父親對他們的管教也不全然有錯,但是對於一個缺席十二年陌生的親人,這樣的高壓要如何走入孩子的心?
以父親的角度來看,孩子頂撞,不吃飯來表達不滿,坐車時不斷抱怨,的確非常惱人。但他錯的是,以太強勢的方式,而忽略孩子內心的想法,沒給他們溝通的空間。
以孩子的角度來看「你離開的十二年,難道一回來就是要教訓我嗎?那我寧願你不回來」。

(1-1)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其實片中有多地方其實和我們實際生活一樣。父母親看到你因不滿而反抗時,會覺得這孩子為甚麼這麼叛逆,就不能乖乖聽話嗎?孩子則認為你為甚麼不懂我這樣。「當內心的想法用的是情緒表達,得到的回應也只會是情緒」。

(2)從依凡喜歡釣魚善於觀察湖面就可以看到他心思非常細膩,他非常聰明,但不代表他很成熟。他還需要時間成長。依凡總能說出刺傷他父親的話,但他表達太多的情緒,而不是冷靜的溝通,這是他最缺少的。

而依凡能傷害到的父親,是因為父親給他「傷害他權力」,因為他愛他們在乎他們,所以才能傷到他。
因為在乎你,所以你擁有傷害我的權力,你才能如此的通往我的心。也因為愛,所以我才會在乎有沒有符合你的期待,才會在乎我對你的傷害。如果我不愛你了,但還對你擁有一點憐憫,或許你的反應還能牽動我的髮絲。但如果對你連一點在乎也沒有,你則進不了我的心房,己使你路過使塵土飛揚,也只能讓我拍拍衣袖,繼續形同陌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